高中物理力學大題?首先,每本書以及書和手之間的壓力都是一樣的,都是F=300N 那么,就有兩個約束條件:一個是手和書的摩擦力足夠大,把所有的書看做一個整體n1mg=2μ1F 另外,要注意是兩條邊接觸,所以摩擦力是有兩個 n1=48 二是書和書的摩擦力足夠大,要保證都不掉,那么,高中物理力學大題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這道題出的確實有點奇怪 主要還是考察你對向心力知識的應用吧 不要在意結果 過程會了就好 拉力應該是隨著w的變化而變化的
這一題應該是分情況討論
第一種,向心力為摩擦力 此時必須保證繩子不伸直,所以距離需要小于等于r,而且要求其摩擦力小于等于最大靜摩擦力,這點你應該會算。滿足這兩個條件就可以了
第二種,向心力為摩擦力和拉力的合理。若繩子上存在拉力,則必須被拉直。那么r就固定不變了。剩下的就是根據w計算向心力,然后在減去摩擦力得出拉力。
我覺得這題的關鍵在于,當繩子拉直后,再增加w,那么多出的向心力到底是拉力提供還是摩擦力提供。你可以想象一下,首先把物體放在離轉軸近的地方,然后慢慢增加角速度,摩擦力肯定也是逐漸增加然后達到最大,接著物體滑動使得繩子拉直,接下來的向心力就是拉力增加來提供了。
你的疑問,繩子張力為零的情況有很多,一個是未拉直時,還有就是恰好拉直的臨界點。而轉臺角速度,按照我的想法是變化的。題目應該是想讓你做出w,r,f的關系出來,分情況討論。
說的有點啰嗦了,應該明白了吧
當木箱突然停下來后,小球由于具有慣性,所以小球會下擺,做圓周運動,則有
T-mg=(mv'^2)/L,可見當v'^2取最大時,T取最大
在小球下擺過程中,機械能守恒,所以當小球擺到最低點時,v'^2最大
對此過程用動能定理:mgL(1-cosβ)=0.5mv'^2-0.5mv^2
的v'^2=2gL(1-cosβ)+v^2
所以T=mg+m{v^2+2gL(1-cosβ)}/L
畫圖打字都麻煩,我給說個思路和一個核心公式,,關鍵點:你要求出這個斜面上的垂直斜面合力,和平行于斜面上的合力,,垂直合力為Qcosθ+Psinθ,,平行斜面合力(Pcosθ-Qsinθ),,,兩個合力求出來時,當垂直合力乘以tan10大于 平行合力時,這時候是靜摩擦,不移動,,當垂直合力乘以tan10小于 平行合力時這時候是動摩擦,會移動,移動方向取決于平行合力的方向,,所以你不但要求出平行合力大于 垂直合力乘以tan10的臨界條件,而且要根據平行合力方向判斷是否是向下,因為Q大到一定程度也會把木頭向上頂。
提高一個深度理解,摩擦力是就是垂直方向合力乘以tan10,這個值的意義沒有方向,只看這個值得絕對值是否大于平行合力絕對值,大于就是不動維持平衡,小于就是移動。。移動分兩種,一種是平行合力非常大,正值,,這是朝向為下,,一種是平行合力非常大,負值,,朝向為上移動。。。這個題的答案,肯定是根據10為臨界點劃分,把θ分區間考慮是否是上述三種情況,一個是0到10度,一個是10度到170度,1個是170度到180,三區間考慮。
這是1問和3問的思路即考慮摩擦,不考慮摩擦的話那很簡單就是Qcosθcosθ>P,滿足此公式即可這樣可求p的下限值。

1、假設力F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,將F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分力Fx=Fcosθ和豎直方向的分力Fy=Fsinθ,其中Fy與重力支持力的合力為0,所以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等于Fx,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=Fx/m=(Fcosθ)/m,所以F增大,加速度a增大
2、首先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,小球受重力mg與斜面的支持力N及繩子的拉力T,將重力mg與加速度a分別沿斜面方向與垂直斜面方向分解,在斜面方向與垂直斜面方向分別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可得
在斜面方向:T-mgsin30°=masin30°,由此可求得T=12N,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球對繩的拉力大小為12N
在垂直斜面方向:N-mgcos30°=macos30°,由此可求得N=12(√3)N,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球對斜面的壓力為12(√3)N
3、(1)將五個木塊看成一個整體,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:F-5μmg=5ma,由此可求得a=(F/5m)-μg
(2)對第四塊木塊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有,F合=ma=(F/5)-μmg
(3)假設第三木塊對第四塊木塊的作用力為N,將第四塊木塊與第五塊木塊看成一個整體,由第二定律可得N-2μmg=2ma,由此得N=2m(a+μg),將a代入得:N=2F/5

A、當轉臺角速度還不為W時,
此時的物塊的向心力不等于零,而是等于物塊和轉盤間的摩擦力F,因為題上說 ”連接物塊和轉軸的繩子剛好 被拉直(繩子的張力為零)“,所以這個摩擦力F就是最大靜摩擦力F最。就是說物體受到摩擦力達到極限了,繩子剛好拉直不受力,如果超過這個力就要使繩子受力了,就意味著超出最大靜摩擦力了。所以說此時的物塊和轉盤間的摩擦力F正好等于最大靜摩擦力 F最。這個摩擦力F=F最=mgu。
B、當轉臺角速度為W時,
1、我們假設此時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 F最不足以提供向心力了,那么此時的細繩的拉力 f=F向 - F最 =mω2r -mgu
(F向就是向心力)
2、我們假設此時物體的的摩擦力F還在最大靜摩擦力 F最范圍內的話,那么此時的摩擦力 F足以提供向心力。此時的細繩的拉力 f=0
這道題主要考察了你對摩擦力在臨界狀態時的分析和應用,考查了你對圓周運動的理解,對向心力的理解,以及向心力和其他能提供向心力的力的應用和分析!!
不會的,不懂得可以問我。
數理化團隊竭誠為您服務!
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力學大題的全部內容,高中物理典型例題集錦(一)力學部分 1、如圖1-1所示,長為5米的細繩的兩端分別系于豎立在地面上相距為4米的兩桿頂端A、B。繩上掛一個光滑的輕質掛鉤。它鉤著一個重為12牛的物體。平衡時,繩中張力T=___分析與解:本題為三力平衡問題。其基本思路為:選對象、分析力、畫力圖、列方程。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。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