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詞多義大全高中語文?名詞:邊邑、邊境;粗俗、鄙陋、鄙俗、鄙瑣。形容詞:鄙陋、鄙俗、鄙瑣;謙詞,用于自稱。動詞:輕視、看不起。8. 兵 名詞:兵器、武器;軍隊、士兵;戰爭、軍事。9. 病 名詞:重病。動詞:使……成病態;憂慮、擔心。形容詞:有病的、生病的(與“疾”相對,病重)。那么,一詞多義大全高中語文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息:君子以自強不息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,長太息以掩涕息,晚有兒息
1、停止。2、氣息。3、嘆息。4、子息,子女
志:非有志者不能志也,項脊軒志
1、志氣。2、記
名:北冥有魚,其名為鯤,名城,殺豪杰,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圣人無名
1、名字。2、著名的。3、出名,聞名。3、名氣
文:郁郁乎文哉,行有余力,則以學文,君子以文會友,文不在茲乎
1、文采。2、文章。3、文學。3、禮樂文化

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12871639.html
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
[而、何、乎、乃、其、且、若、所、為、焉、也、以、因、于、與、則、者、之]
1.【而】
(一)用作連詞。 1.表示并列關系。一般不譯,有時可譯為“又” 。
①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(《勸學》)②劍閣崢嶸而崔嵬,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(《蜀道難》)
③北救趙而西卻秦,此五霸之伐也(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)
2.表示遞進關系。可譯為"并且"或"而且"。
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。(《勸學》)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,遂絕齊(《屈原列傳》)
③回視日觀以西峰,或得日,或否,絳皜駁色,而皆若僂(《登泰山記》)
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(《游褒禪山記》)
3.表示承接關系。可譯為"就""接著",或不譯。
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,以求斗斛之祿(《陳情表》)②置之地,拔劍撞而破之。(《鴻門宴》)
③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(《師說》)
4.表示轉折關系。可譯為"但是""卻"。
①青,取之于藍,而青于藍(《勸學》)②有如此之勢,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(《六國論》)
③信也,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(《陳情表》)
5.表示假設關系。

高中語文“文言文實詞120個”精編匯總
掌握以下120個常見的文言文實詞,可以顯著提升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。這些實詞涵蓋了通假字、古今異義、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等語法特點,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石。
一、實詞列表及解釋愛
喜愛,愛護。如“愛其子,擇師而教之”。
吝惜,舍不得。如“齊國雖褊小,吾心猶愛之”。
安
安穩,安定,安全。如“風雨不動安如山”。
疑問代詞,怎么,哪里。如“安能以身之察察,受人之滔滔乎”。
被
覆蓋,蒙受。如“被明月兮佩寶璐”。
同“披”,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。如“將軍身被堅執銳”。
倍
通“背”,違背,違反。如“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”。
加倍,更加。如“每逢佳節倍思親”。
鄙
邊遠的村邑,邊境。如“蜀之鄙有二僧”。
庸俗,鄙陋,鄙俗,鄙瑣。如“肉食者鄙,未能遠謀”。
兵
兵器,武器。如“收天下之兵,聚之咸陽”。
士兵,軍隊。如“可令以軍禮見”。
病
疾病。

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
一、通假字
《燭之武退秦師》
今老矣,無能為也已(已通“矣”)
行李之往來,共其乏困(共通“供”,供給)
秦伯說(說同“悅”)
失其所與,不知(知同“智”,明智)
《荊軻刺秦王》
秦王必說見臣(說,通“悅”,高興)
日以盡矣(以,通“已”,已經)
今日往而不反者(反,通“返”)
荊軻奉樊於期頭函(奉,通“捧”,捧著)
圖窮而匕首見(見,通“現”,出現)
秦王還柱而走(還,通“環”,繞)
卒起不意 卒惶急無以擊軻卒(通“猝”,倉促,突然)
二、古今異義
《燭之武退秦師》
夫人(古義為“那個人”,今義為“妻子”的尊稱)
行李(古義為“出使的人”,今義為“出門時所帶包裹”)
《荊軻刺秦王》
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(古義:走投無路,陷于困境。今義:生活貧困,經濟困難)
仰天太息流涕(古義:眼淚。今義:鼻涕)
丹不忍以己之私,而傷長者之意(古義:品德高尚之人,此指樊將軍。今義:年長之人)
今有一言,可以解燕國之患(古義:可以用它來……。
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,特:獨特。
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與趙城:特,只。
此地有茂林修竹:修,長,高。
其廣數千里,未知其修也。修:長
以上就是一詞多義大全高中語文的全部內容,1.表疑問語氣。 可譯為"嗎""呢"。 ①幾寒乎?欲食乎?(《。 5. 文言文《秋水》通假字,一詞多義,古今異義,詞性活用,特殊句型急 【秋水 文言現象整理】一、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。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