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化學公式?高中化學空間構型公式是H2S價層電子對數=中心原子成sigama鍵數+1/2,分子的空間構型是指分子中各種基團或原子在空間分布的幾何形狀。分子中的原子不是雜亂無章地堆積在一起,而是按照一定規律結合的整體,使分子在空間呈現出一定的幾何形狀,即空間構型。如果確定了某分子內化學鍵的鍵長和鍵角數據,那么,高中化學公式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高中化學常用公式匯集
1. 有關物質的量(mol)的計算公式
物質的量(n)、質量(m)和摩爾質量(M)的關系:
$n = frac{m}{M}$
$M = frac{m}{n}$
$m = nM$
物質的量(n)、阿伏加德羅常數(NA)和微粒數(N)的關系:
$n = frac{N}{N_A}$
$N = nN_A$
$N_A = frac{N}{n}$(其中$N_A = 6.02 times 10^{23}$個/mol)
標準狀況下氣體的物質的量(n)、氣體體積(V)和氣體摩爾體積(Vm)的關系:
$n = frac{V}{V_m}$(在標準狀況下,$V_m = 22.4L/mol$)
$V = nV_m$
物質的量濃度C(B)、溶質的物質的量n(B)和溶液體積V的關系:
$n(B) = C(B) times V$
$C(B) = frac{n(B)}{V}$
$V = frac{n(B)}{C(B)}$
2. 標準狀況下氣體的密度
$rho(g/L) = frac{M}{V_m} = frac{M}{22.4} (g/L)$(其中M為氣體的摩爾質量)
3. 平均摩爾質量或平均式量的計算公式
已知混合物的總質量$m_{混}$和總物質的量$n_{混}$:
$M = frac{m_{混}}{n_{混}}$
已知標準狀況下混合氣體的密度$rho_{混}$:
$M = 22.4 times rho_{混}$
已知同溫同壓下混合氣體的密度與另一氣體A的密度之比D(相對密度):
$M = D times M(A)$
4. 有關溶液的計算公式
基本公式:
溶液密度(g/mL) = $frac{溶液質量(g)}{溶液體積(mL)}$
溶質的質量分數 = $frac{溶質質量(g)}{溶質質量+溶劑質量(g)} times 100%$
物質的量濃度(mol/L) = $frac{溶質物質的量(mol)}{溶液體積(L)}$
溶質的質量分數、物質的量濃度及溶液密度之間的關系:
溶質的質量分數 = $frac{C(B) times 1L times M}{1000mL times rho times 100%}$
$C(B) = frac{1000rho times w(B)}{M}$
$rho = frac{C(B) times M}{1000w(B)}$
溶液的稀釋與濃縮:
原理:稀釋或濃縮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。
由于篇幅限制,無法在此完整展示130條高中化學公式,但我可以為你整理一些高中化學中常見且重要的公式,并附上部分相關圖片以供參考。這些公式涵蓋了高中三年的必修和必考內容,建議結合教材進行查漏補缺,并抓緊時間背誦。
高中化學常見且重要公式整理物質的量公式
n(物質的量)= N(粒子數)/ NA(阿伏伽德羅常數)
n(物質的量)= m(質量)/ M(摩爾質量)
n(物質的量)= V(氣體體積)/ Vm(氣體摩爾體積)(適用于標準狀況下的氣體)
氣體摩爾體積公式
Vm(氣體摩爾體積)= V(氣體體積)/ n(物質的量)
在標準狀況下,Vm約為22.4L/mol
物質的量濃度公式
c(物質的量濃度)= n(物質的量)/ V(溶液體積)
摩爾質量公式
M(摩爾質量)= m(質量)/ n(物質的量)
數值上等于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(以g/mol為單位)
阿伏伽德羅定律及其推論
同溫同壓下,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,也等于其分子數之比。

溶質物質的量用n表示,溶液體積用V表示,溶液密度用ρ表示,溶液質量分數用w表示,溶質的摩爾質量用M表示。溶質的量可以通過溶質質量m、溶液體積V、溶液密度ρ和溶液質量分數w推導出,即m=ρVw=nM,由此可以得出溶質物質的量n=ρVw/M。進一步地,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=n/V,代入n的表達式可以得到c=ρVw/M/V=ρw/M。在化學中,體積單位通常為升(L),而密度單位為克/立方厘米(g/cm3),因此,c=ρw/M的單位為mol/cm3,換算后為1000mol/L(因為1L=1000cm3),所以最終的公式為c=1000*ρw/M,單位為標準單位mol/L。
上述公式在化學計算中非常重要,尤其是在解決與溶液濃度相關的問題時。例如,當給定溶液的密度、質量分數以及溶質的摩爾質量時,可以利用這個公式計算出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。這種計算在實驗室中非常常見,比如配置一定濃度的溶液。
如果你在書店的小冊子中查找,可以找到更多關于化學計算公式及其單位的信息。這些公式和單位名稱對于理解和解決化學問題至關重要。
值得注意的是,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的計算公式c=1000*ρw/M不僅適用于溶液,還可以應用于其他物質的量濃度計算,只要確保使用的單位一致。

高考化學中,掌握必備的公式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。以下是人手必備的化學公式匯總,涵蓋了高中化學的主要知識點,供同學們復習參考:
一、物質的量相關公式
物質的量(n):n = N/NA = m/M = V(g)/Vm = c × V(aq)
N為微粒數,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。
m為物質的質量,M為該物質的摩爾質量。
V(g)為氣體的體積(標準狀況下),Vm為氣體的摩爾體積。
c為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,V(aq)為溶液的體積。
阿伏伽德羅定律及其推論:
同溫同壓,V1/V2 = n1/n2 = N1/N2
同溫同體積,p1/p2 = n1/n2 = N1/N2
同溫同壓等質量,V1/V2 = M2/M1
同溫同壓同體積,m1/m2 = M1/M2
二、氣體摩爾體積公式
Vm = V/n(在標準狀況下,Vm ≈ 22.4L/mol)
三、物質的量濃度公式
c = n/V = m/(MV) = 1000ρw/(M × 1000 + MW)(ρ為溶液的密度,w為溶質的質量分數,M為溶質的摩爾質量,MW為溶劑的摩爾質量)
四、化學平衡公式
轉化率:α = 已反應的物質的量/起始物質的量
平衡常數:K = [生成物]^計量數/[反應物]^計量數
反應速率:v = Δc/Δt
五、電離平衡公式
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:Ka = [H+][A-]/[HA](以一元弱酸HA為例)
水的離子積常數:Kw = [H+][OH-] = 1 × 10^-14(25℃時)
六、鹽類水解公式
Kh = [H+][B-]/[HB](以HB-為例,B-為弱酸根離子)
七、氧化還原反應公式
得失電子守恒:氧化劑得電子總數 = 還原劑失電子總數
化合價升降守恒:元素化合價升高總數 = 元素化合價降低總數
電子轉移守恒:在氧化還原反應中,氧化劑得到的電子總數等于還原劑失去的電子總數。
高中化學空間構型公式是H2S價層電子對數=中心原子成sigama鍵數+1/2,分子的空間構型是指分子中各種基團或原子在空間分布的幾何形狀。
分子中的原子不是雜亂無章地堆積在一起,而是按照一定規律結合的整體,使分子在空間呈現出一定的幾何形狀,即空間構型。如果確定了某分子內化學鍵的鍵長和鍵角數據,那么這個分子的幾何構型就確立了。
分子空間構型可以根據分子中成σ鍵電子對數和孤電子對數確定。具體方法如下:
根據價層電子對數,判斷VSEPR(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)模型,略去電子對,就得到分子的立體構型。價層電子對數=鍵電子對數+孤電子對數
例如二氧化碳分子,σ鍵電子對數=2,孤電子對數=0,價電子對數=2+0=2,根據價電子對互斥理論,VSEPR模型名稱為直線形,由于沒有孤電子對,所以二氧化碳分子的立體結構也為直線形。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與雜化軌道理論雖然是兩個不同的理論,但通過觀察可發現它們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聯系。

以上就是高中化學公式的全部內容,反應速率:v = Δc/Δt 五、電離平衡公式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:Ka = [H+][A-]/[HA](以一元弱酸HA為例)水的離子積常數:Kw = [H+][OH-] = 1 × 10^-14(25℃時)六、鹽類水解公式 Kh = [H+][B-]/[HB](以HB-為例,B-為弱酸根離子)七、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。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